第五課 合乎主用的器皿
(談事奉上的預備)
神的話臨到耶利米說:「你起來,下到窯匠的家裏去,我在那裏要使你聽我的話。」於是耶利米先知遵照神的指示,到了窯匠家中,看見窯匠正在用泥做器皿,在他手中做壞了,他又用這泥另做別的器皿;窯匠看怎樣好,就怎樣做。此時,神的話再度臨到先知說:「以色列家啊,我待你們,豈不能照這窯匠弄泥嗎?以色列家啊,泥在窯匠的手中怎樣,你們在我的手中也怎樣。」(耶18:1-6)。
在使徒時代,主耶穌揀選保羅的當時,主對亞拿尼亞說:「你只管去!他是我所揀選的器皿,要在外邦人和君王,並以色列人面前宣揚我的名…」;保羅本身在至羅馬教會書信中,也曾提到:「窯匠難道沒有權柄從一團泥裏拿一塊作成貴重的器皿,又拿一塊作成卑賤的器皿嗎?」(徒 9:15;羅 9:21)。
根據以上歷史和經文的見證,神有主權,也確實一直以器皿來看待祂所揀選的民。今天,我們身為被揀選的族類,被稱為屬神的子民。神也一定將我們視為祂的器皿。這樣看來,『器皿』是我們在人生旅途中需要扮演的一個角色。既然如此,如何成為合乎主用的器皿,的確值得我們做一番的思考。
許多人認為我要作什麼聖工,或者什麼時候作聖工,是我的抉擇和興趣。這種想法似乎是對的,尤其是對於民主主流思潮高漲的時代。但是,應了人的心意就符合神的旨意嗎? 當我們知道我們要扮演一種身分,就是神的器皿的同時。我們必須要有的一個認知,就是神會親自感動人、引導人,在必要的聖工項目和時機,成為祂所要用的器皿。誠如保羅與腓立比教會兄姐分享的一段話:「因為你們立志行事都是神在你們心裏運行,為要成就他的美意。」(腓 2:13)。
神立掃羅為王,就是一個例子。士師時代末期,以色列民向神要求立王。於是神命令撒母耳膏以自己為小的掃羅為王,並且運用亞捫人攻擊基列.雅比的機會。將祂自己的靈大大感動掃羅,並使百姓懼怕掃羅所發出的命令。與掃羅同在,大獲全勝。堅立掃羅的國位,使他成為合乎神用的器皿(撒上15:17,11:1-11)。
聖經中,神感動引導人們成為不同器皿的例子比比皆是,如:使徒保羅、尼希米、以斯帖、參孫等等。如此看來,不是我們歡喜抉擇,乃是神的靈在我們心中運行,來成就神的美意。這樣的思考才是符合神在世上的作為。
一次在某初級班上課,課程內容為神將以諾取去,他沒有經過死亡就不在世了。這件事對於渴慕永生的學員們,產生了一種感動和羨慕的心情。一直追問,我們可以與以諾一樣嗎?我想這件事是人人都盼望的是吧!但是我們不要忘了,這件事的前提是以諾與神同行,成為神稱職的器皿,經過三百年的一個結果。
而如何能與神同行呢?如何能得到神的喜悅揀選我們成為他的器皿?答案是:需要聖潔,因為非聖潔沒有人能見主(來12:14)。保羅曾經勉勵在羅馬的弟兄,將身體獻上,當作活祭,是聖潔的,是神所喜悅的(羅 12:1);聖潔使神喜悅我們,進而讓我們有機會與神同行,被神選為貴重的器皿,維繫我們與神關係的品質。得到永生的結果,相信是絕對的。
族長時代,約瑟成為埃及宰相的事蹟,是大部分小朋友能夠朗朗上口的故事。在創世紀中,我們可以發現。約瑟會在十二個兄弟中,能夠脫穎而出,在救贖的經綸中,成為貴重的器皿。應當與約瑟從小就嫉惡如仇,長大後謙卑,不受情慾引誘,保持聖潔有關。所以我們當追求聖潔,使神喜悅我們,就能夠跟以諾和約瑟一樣,成為神貴重的器皿(參:提後2:21)。
記得有一位父親,寫了一封信給剛投入教會聖工的兒子。信中父親問兒子:「你用什麼心出發為神作工?」因為這位父親發現,在教會中,有人用應付的心作聖工,有人以得利的期許來做聖工,有人是為了肯定自己的能力來做聖工,更有人是為了得到名聲和地位。所以在兒子踏出第一步時,就教導提醒他應該為什麼而作;其實,每一位初接聖工的兄姐都需要捫心自問;或許,每一位投入聖工的兄姐都應當時時反省,而不只是初接聖工的一群。
聖經中很清楚的告訴我們,我們當以什麼心出發,為神作工。希伯來書的作者提到:「所以我們既得了不能震動的國,就當感恩,照神所喜悅的,用虔誠、敬畏的心事奉神(來 12:28)」。這個經節我們可以這麼詮釋:人應當以感恩的心成為神的器皿。
唯有用感恩的心作為出發點,我們才能將黃金的歲月獻給神;我們才能不被伴隨而來的掌聲衝昏頭;我們才能在魔鬼的攻擊中挺立。因為神的愛是永恆不變、絕對權能、而且是先給我們的。
所謂鐵不打不成器。我們都知道新兵需要新兵訓練、新員工需要職訓,養成教育在每一種工作領域中都是必須的,也行之有年。聖經中神藉著智慧者告訴我們:除去銀子的渣滓就有銀子出來,銀匠能以做器皿(箴 25:4)。當銀匠要做的器皿,必先將銀子用爐子鍊淨。同理,真神所需要的器皿,更需要磨練乃當然爾。因為越鍊質地越純,器皿的品質越好。
摩西在歷史上,是位出色的人物,成為神的器皿,在80歲時帶領可能超過兩百萬的以色列民出埃及。綜觀他的一生,我們可以發現,其實80 歲以前,他都在接受磨練。前四十年在埃及宮中,後四十年在米甸的曠野;以色列人被擄時期,有一個人名叫但以理。年紀輕輕的就被擄到巴比倫國,離鄉背井。表面上好像很悲慘,事實上是神藉著巴比倫的資源訓練但以理。使但以理可以在外邦諸王的周圍做事,宣達並成就神的旨意;從以上兩個例子,我們可以知道,神不僅選擇器皿,也磨練他們。
提到磨練約伯曾經說:「然而他知道我所行的路;他試煉我之後,我必如精金。我腳追隨他的步履;我謹守他的道,並不偏離。」(伯23:10-11)。這是一種屬靈的體認,這種體認是我們每一個人在每一個成長階段都需要有的。神既然要選我們為器皿,必定會鍊淨我們的渣滓,使我們更合乎主的來用。
或許有一些兄姐,曾經想過。為什麼我如此守神的道理,也熱心參與許多聖工。但是在生活或工作當中,卻也會遇到許多困難甚至可以說是災難。於是產生疑問,神不願意看顧我嗎?神不喜悅我嗎?神在哪裡?
針對著個問題,保羅曾經在鼓勵帖撒羅尼迦教會的書信中提到:免得有人被諸般患難搖動。因為你們自己知道我們受患難原是命定的(帖前 3:3)。這句話提到一個重點,就是受患難原是命定的。那為何命定受苦? 在此提出兩點:
a. 因為世代邪惡,魔鬼掌權。我們要行出善和真理,隨時可能遭受阻礙。而且可能作越多,阻礙越大。我們就為此受苦了(彼前2:20-21)。
b. 神會對我們作試驗,使我們的靈命更成長 (彼前4:12)。
所以我們遇到患難不要以為希奇,這是命定的。只要我們能夠忍耐,一心向主,神必定會喜愛我們。
耶穌雖然與神同等,卻沒有自己,以神的心為心。實在為我們留下最佳的典範。耶穌既然取了奴僕的形象,就將自己當成器皿為神所用。這是做僕人的本分,誠如彼得書信中所提:你們作僕人的,凡是要存智慧的心順服主人(腓2:5-8;彼前4:12)。
世上的主人希望僕人真心效忠他。天上的真神何嘗不希望我們也如此行?神要的不是在他面前的虛晃一招,祂知道我們的內心。祂喜悅我們真能聽從順服,以無我的心讓祂來使用(撒上15:22)。
在這個世上,教會是基督的身體,我們則聯屬於教會。當我們談到順服神,一定會提到順服教會。因為神是教會的頭,祂引導教會。所以,順服真理的教會等於順服真神。希伯來書的作者提醒我們:你們要依從那些引導你們的,且要順服。教會中有各樣職分,我們理當尊重順從這些職分。因為已屬靈的角度來看,這些職分都是聖靈帶領所設立。是教會聯為一體的重要細胞(來13:17)。
真神喜悅將豐盛的榮耀彰顯在那蒙憐憫早預備得榮耀的器皿上。我們是那早預備得榮耀的器皿嗎?誰具備作神器皿的認知,追求聖潔為得神喜悅,用感恩的心為出發點作工,願意磨練自己,以主受苦為平常,並且能夠在神前無我。相信這就是那蒙憐憫早預備得榮耀的器皿。
討論題綱:
1. 我感受到神要將我塑造成什麼器皿?
2. 讀過本文,我覺得應當如何準備自己,讓神使用?
3. 談談順服神作器皿,在教會中的意義。